| 
   
《太平乐府》、《中原音韵》俱注“大石调”。高拭词注“南吕宫”。《太和正音谱》注“小石调”,亦入仙吕宫。  | 
  | 摊破南乡子 | 
  又名《青杏儿》、《似娘儿》、《庆灵椿》、《闲闲令》、《促拍山花子》、《锦被堆》、《减字采桑子》。 | 
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| 格一:双调,六十二字。前后段各六句,三平韵。     | 
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    ⊙●●○○(平韵)⊙⊙◎(豆)◎●○○(平韵)●⊙◎◎○⊙●(句)◎○◎●(句)◎○◎●(句)◎●○○(平韵) 
         ◎●●○○(平韵)⊙◎◎(豆)◎●○○(平韵)⊙○⊙●○○●(句)⊙○●●(句)◎○⊙●(句)⊙●○○(平韵)  | 
     
     | 
 
  | 格二:双调,六十二字。前段六句,三平韵;后段五句,三平韵。     | 
 
  |   | 
 
  ●●●○○(平韵)○●●(豆)●●○○(平韵)●○●●○○●(句)○○●●(句)○○●●(句)○●○○(平韵)
    
     ●●●○○(平韵)○●●(豆)○●○○(平韵)●○●●○○●(句)●○●●○○(句)●○●●○○(平韵)  | 
 
  |   | 
 
  休赋惜春诗。留春住、说与人知。一年已负东风瘦,说愁说恨,数期数刻,只望归时。 
     莫怪杜鹃啼。真个也、唤得人归。归来休恨花开了,梁间燕子,且教知道,人也双飞。 
    [宋]程垓  | 
 
  |   | 
 
  雨替花愁。风雨罢,花也应休。劝君莫惜花前醉,今年花谢,明年花谢,白了人头。 
     乘兴两三瓯。拣溪山好处追游。但教有酒身无事,有花也好,无花也好,选甚春秋。  
    [金]赵秉文  | 
 
         |  
  
    念道玉浆多。得真欢、大笑呵呵。自然酩酊逍遥快,依山临水,云霞洞外,忻后高歌。 
      世景急如梭。恋恩山、洒洒波波。若肯回头归真一,烹铅炼汞,功成行满,升入烟萝。 
      [元]刘处玄        | 
   
  
  | 
 
              刘处玄: 
              [公元一一四七年至一二○三年] 字通妙,一说字道妙,号长生子。东莱(今山东掖县)人。自幼丧父,事母谨孝,不慕荣华,清静自守。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,游寓齐豫,乞食炼形,重阳君去世后,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,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,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,花街柳巷炼性。与谭常有书信往来。大定十五年继任全真掌教,大定十六年返回掖县老家,大弘教法,金章宗闻风征请,待如上宾,官僚士庶络绎相仍,户外之履,无时不盈。承安四年乞归,赐名“灵虚”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