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
调见《顺庵乐府》。此格前段第四句、后段第五句,作上一下四句法,前段第五句、后段第六句第五字,必用仄声字,方成拗体,填者辨之。  | | 舞杨花 | 
    | 
 
    
       | 
     
    
      | 格一:双调,九十八字。前段八句,五平韵;后段九句,五平韵。 | 
  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  
      ●⊙●●○○●(句)○●●●○○(平韵)◎●○○(句)○●●○○(平韵)●○○●●○●(句)●○○(豆)●●○○(平韵)○●●●○○(平韵)●●○●○○(平韵) 
         ⊙●○○●●(句)●⊙○○●(句)○●○○(平韵)○●●○(句)○●●○○(平韵)○○●●●○●(句)●○○(豆)⊙●○○(平韵)○●●●○○(平韵)●●○●○○(平韵)  | 
  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|   | 
 
  牡丹半坼初经雨,雕槛翠幕朝阳。困倚东风,羞谢了群芳。洗烟凝露向清晓,步瑶台、月底霓裳。轻笑淡拂宫黄。浅似飞燕新妆。 
     杨柳啼鸦昼永,正秋千庭馆,风絮池塘。三十六宫,簪艳粉浓香。慈宁玉殿庆清赏,占东君、谁比君王。良夜万烛荧煌。影里留住年光。 
    [宋]康与之  | 
 
  |   | 
 
      莫将玉蕊轻相比,仙女误踏春阳。飘泊一生,游得殿余芳。五姨车马陌头逐,解因风、拂袖沾裳。微晕纵缀宫黄。点额难试梅妆。 
     漫说禅心不染,便化为萍叶,浮在莲塘。双燕暮归,衔入带泥香。垂垂欲下画帘卷,又飞腾、翅惹蜂王。何似泪点荧煌。断送三月韶光。 
    [清]汪渊  | 
 
  |   | 
 
  众芳共爱花堆绣,何事絮雪偏憎。不是无才,嗟荡冶无情。西园初见闹红紫,送春残、消息分明。飞去借得风轻。暗里吹泪盈盈。 
     休叹抛家傍路,算劳人身世,同此飘零。未尽沾泥,还摆弄新晴。漫天踪迹问谁管,却归根、緑转池萍。惟恨送客长亭。更惹离思牵萦。       
    [清]戈载      | 
 
  
  | 
 
              康与之: 
              字伯可,一字叔闻,号退轩,滑州(今属河南)人。南渡后居嘉禾(今浙江嘉兴)。高宗建炎初上“中兴十策”不为用。后依附秦桧,为秦门下十客之一。伯可著有《顺庵乐府》五卷,不传;今有赵万里辑本。  
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