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按《冷斋夜话》云:“黄鲁直登荆州亭,见亭柱间有此词,夜梦一女子云有感而作,鲁直惊悟曰:“此必吴城小龙女也。” | 荆州亭 |
又名《江亭怨》、《清平乐令》。 |
|
格一:双调,四十六字。前后段各四句,三仄韵。 |
|
|
○●●○●●(仄韵)○●●○○●(仄韵)●●●○○(句)○●○○●●(仄韵)
●●●○●●(仄韵)●●○○○●(仄韵)○●●○○(句)●●○○○●(仄韵) |
|
|
苦竹黄芦想象,湓浦浔阳怊怅。半幅小丹青,画出东船西舫。
白傅青衫已往,商妇琵琶犹响。无限断肠声,只在行间纸上。
[清]陈维崧 |
|
|
千里布帆无恙,万里沙鸥来往。划却暮山青,更觉溶溶漾漾。
多少六朝闲账,近日渔樵都忘。只是怨弘光,白昼金銮选唱。
[清]郑燮 |
|
|
花石捐除不供,笔墨抛翻不用。侍史拂银鬚,忘纪青衫轻重。
一卷昭陵护送,几轴远夷朝贡。润笔不嫌无,仍倒先生金甕。
[明]季孟莲 |
|
郑燮:
[一六九三年至一七六五年],字克柔,号板桥。
江苏兴化人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卫隆进士。曾任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。受石涛、八大山人影响较深,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精神,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擅诗文书画,扬州八怪之一。善画兰竹,笔致飘逸,超越时流,书融汇篆隶楷行草五体,而自成一家风格。画风极大地影响了清代的画坛。有《板桥文集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