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
 调见《松隐集》。  | | 二色莲 | 
    | 
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| 格一:
 双调,九十五字。前段九句,四仄韵;后段十句,五仄韵。 | 
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    |   | 
     
    
      ●●○●(句)○●○●(句)○●○●(仄韵)●○●●(句)○●●○○●(仄韵)●●○○●●(句)●●●(豆)○○○●(仄韵)○●●○○●(句)○○●○○●(仄韵) 
         ○○●○●(句)●●○○●(仄韵)○●○●●(仄韵)●○●●(句)○●●○○●(仄韵)●●○○●●(句)●●●(豆)○○○●(仄韵)○●●(句)○○●(句)○○●●(仄韵) 
         | 
     
    
  |   | 
 
  |   | 
 
      凤沼湛碧,莲影明洁,清泛波面。素肌鉴玉,烟脸晕红深浅。占得薰风弄色,照醉眼、梅妆相间。堤上柳垂轻帐,飞尘尽教遮断。 
     重重翠荷净,列向横塘暖。争映芳草岸。画船未桨,清晓最宜遥看。似约鸳鸯并侣,又更与、春锄为伴。频宴赏,香成阵,瑶池任晚。 
     [宋]曹勋  | 
 
  |   | 
 
      粉晕洁白,脂晕明艳,如泛娇面。胆瓶隐处,消得碧波深浅。彷彿杨妃出浴,更淡抹、浓妆相间。纤缟弱难胜体,榴裙忽然红断。 
     何须尹邢避,并蒂亲偎暖。来自湘水岸。酡颜素颊,灯下耐人频看。月晓风清欲堕,甚又约、霞娘为伴。曾否记,乘舟去,银塘采晚。 
    [清]汪渊  | 
 
  |   | 
 
  
          梦坠南陌,风近寒食,春在帘底。过江雁足,云朵带来天际。破却重阴万匝,看盥手琅函初启。何用苦加餐饭,凭君且歌分米。 
       吴淞岁时纪。一片哀鸿唳。曾拥阶下袂。布囊未敛,人影半衔鱼丽。负腹真成重累。怪孺子、朝春无计。都付与,昌黎恨,西塘涕泪。 
      [清]沈轶刘        | 
   
  
  |  
              沈轶刘: 
              [公元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九三年],名桢。上海浦东高桥人。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中国文学系,长期从事报刊工作。五十年代参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新诗韵等书的编辑。有《沈吴诗合刻》、《小瓶水斋诗存》、《繁霜榭诗词集》、《八闽风土记》,与富寿荪合作《清词菁华》。  
               |